刺猬安全评论员:言值
印度是中国在西南方向最大的邻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汇聚之地,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持续推进,中国和印度的双边关系日益紧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前往印度投资、工作、学习。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公民在印度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通过对过往的资料分析,刺猬安全认为,中国公民在印度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犯罪率的持续居高不下、宗教矛盾所引发的冲突、民族分裂势力的活跃、反政府武装的存在以及其他方面的风险。
犯罪率的持续居高不下
由于人口众多,贫富差距较大和特殊的种性制度等原因,印度是世界上犯罪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路透社在2018年所做的调查,印度是全球对女性最危险的国家。根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的统计,2015年共发生34651件申请案,平均每天就发生了95件。而首都新德里更是印度性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根据当地警方数字的显示,平均每18个小时就有一起性侵案的发生,印度的抢劫案在2007年至2011年增长了17%。特别是在2012年12月印度一名女大学生在新德里一辆“黑公交”上惨遭6名歹徒轮奸,震惊全世界。在黑公交轮奸案发生后仅仅一年的2013年12月27日,印度平安夜再发轮奸案,印度一名20岁的女子在平安夜遭到轮奸。
除了性侵害之外,在印度首都德里及周围的北方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比哈尔邦等地区的诈骗犯罪发生率较高。2017年韩国外交部领事呼叫中心曾就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Varanasi)和印度果阿(Goa)和默纳利(Manali)等地区频繁发生针对外国游客的投药诈骗抢劫案向公民发出警告。
刺猬安全提醒:
在印度的中国公民,提高防范意识,女性出行时要注意着装,最好不要露出肩膀和膝盖;选择级别高的火车车厢和酒店;不要吃陌生人提供的食物;不要理睬主动搭讪的陌生人;避免独自前往偏僻的农村地区和贫民窟;晚上不要独自出行和乘坐私人交通工具等,拒绝陌生人递过来的免费饮料,防止不法分子趁人不注意时往饮料里投放安眠药。谨慎前往北方邦瓦拉纳西、拉贾斯坦邦、中央邦、比哈尔邦、喀拉拉邦和果阿邦等犯罪率较高的地区。
宗教矛盾所引发的冲突
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度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呈现出多种宗教信仰长期并存的局面。世界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其中信仰印度教的人数为总人口的80.5%,穆斯林为13.4%,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耆那教、犹太教等其他宗教占1.8%。除了宗教,印度还有独特的种性文化,即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和贱民,分别对应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错综复杂的宗教再加上历史上的种姓制度的影响,使印度内部的宗教矛盾较为尖锐,宗教矛盾又和民族、种性等问题相互交织,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印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比较严重的宗教冲突,冲突多发生于伊斯兰教徒与印度教徒、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这三个群体之间。1984年印度旁遮普邦发生了锡克教圣地的“金庙事件”,2002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了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宗教冲突—“2·27”事件,这些事件都曾经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亡,上千人受伤。除此之外,在海德拉巴、拉贾斯坦邦、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也都过发生了不同规模的宗教冲突。
同时,宗教的冲突也诱发了宗教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活动。2008年11月26日21点,宗教极端组织在印度孟买发动长达近60个小时的恐怖袭击造成195人死亡,另有295人受伤,其中包括22名外国人。另外2006年以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斯利那加已经发生多起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
刺猬安全提醒:
在印度的中国公民,避免涉足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寺庙、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宗教场所,谨慎前往以下地区:北方邦印度教圣地瓦伦纳西、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两个群体之间存在归属争议的位于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以东135公里的阿约提亚、位于印度西北旁遮普邦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混居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查谟-克什米尔邦)等。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印度教、伊斯兰教以及其他宗教的习俗和禁忌,不要在公共场合谈论宗教问题,避免遭遇安全风险。
民族分离势力的活跃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据统计,印度境内共有100多个民族。涵盖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三大人种,分为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五大族群。其中最大的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其余较大的民族分别为: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纳达族占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由于印度的各个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再加上印度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分裂和殖民统治等原因,印度国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民族矛盾。在此背景下,也产生了多股谋求独立的民族分离运动势力。印度东北地区的阿萨姆邦、阿鲁纳查邦、那加兰邦、梅加拉雅邦、曼尼坡邦、米左拉姆邦和特利普拉等七个邦,以及西北部的查谟.克什米尔什米尔邦、西部的旁遮普邦,都是印度境内分离主义运动较为活跃且动乱较为频仍的地区。
其中活跃在克什米尔邦的民族分离组织有“虔诚军"(LeT)和"真主穆斯林游击队”(HM)等,他们谋求独立并经常制造连环爆炸。在“阿萨姆邦有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波多民族民主阵线”和“卡塔普尔解放组织”等分离主义武装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以实施暗杀、绑架、袭击军警等暴力活动而著称,其宗旨要把该邦从“印度统治下解放出来”。印度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曾先后动用了8个陆军旅和4个陆军师,对其实施大规模围剿,但近年来在印度仍然十分活跃。旁遮普邦的民族分离组织为“巴布巴尔哈沙国际”(BKI),该组织长期以来试图在北部的旁遮普邦建立名为"哈利斯坦"的独立国家,而由旁遮普邦的民族分离势力所引发暴力冲突,在1983年至1992年间,已造成5万人死亡。特里普拉邦主要活动着孟加拉族分离主义军事组织“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阵线”(NLFT):其目标是特里普拉邦独立。在此刺猬安全提醒在印度的中国公民谨慎前往上述民族分离势力活动频繁的地区,避免在公共场合谈论民族问题。
反政府武装的存在
在印度境内活跃着多支反政府武装游击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印度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又称印共“毛派”),该组织发源于西孟加拉邦的纳克萨巴里镇,以印度共产党的名义号召推翻印度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政权,平均分配土地。并为达到这个目的,号召农民和城市贫民从事武装斗争。印度官方长久以来把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的活动定性为“暴力、恐怖活动”。近年来印度国内已经发生多起该组织袭击印度警察和驻军的事件,印度官方也多次组织军队和警察进行大规模的武装镇压。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主要活跃在印度中部和东部的贫困地区,被称为“红色走廊”,涵盖了安得拉邦、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贾坎德邦、中央邦、奥里萨邦、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的部分地区。
据统计,截至2011年7月,印度有9个邦83个县被印度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所影响 :
安得拉邦的23个县中有16个被影响:瓦朗加尔,卡里姆讷格尔,阿迪拉巴德,卡马姆,梅达克,那尔共答,马布讷格尔,贡图尔,普拉卡萨姆,阿南塔普尔,库尔努尔,维济亚加兰,东果大洼里,斯里卡库兰,尼扎马巴德,维萨卡巴特南。
比哈尔邦的38个县中有15个被影响:奥朗加巴德,格雅,杰哈那巴德,罗塔斯,纳兰达,帕特那,博吉普尔,凯穆尔,东钱巴兰,西钱巴兰,锡塔马希,阿尔瓦尔,蒙格尔,纳瓦达,杰穆伊。
贾坎德邦的24个县中有18个被影响:哈扎里巴克,洛哈尔达加,帕拉穆,恰特拉,格尔瓦,兰契,古姆拉,锡穆德加,拉特哈尔,吉利迪,科德尔马,博卡罗,丹巴德,东辛格本,西辛格本,萨莱科拉-哈尔萨万,昆第,拉姆格尔。
恰蒂斯加尔邦的27个县中有9个被影响:巴斯塔尔,比贾普尔,丹特瓦达,坎可尔,拉杰南德冈,贾什普尔,科里亚,纳拉颜普尔,苏克玛。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35个县中有3个被影响:加德奇洛里,钱德拉普尔,贡迪亚。
奥里萨邦的30个县中有9个被影响:马尔康吉利,甘贾姆,格拉普特,嘎贾帕蒂,拉也加达,马尤尔班杰,孙德尔格尔,德奥格尔,坎答马尔。
北方邦的75个县中有3个被影响:孙博德拉,密尔扎普尔,昌道利。
西孟加拉邦的19个县中有3个被影响:班库拉,西米德纳波尔,普鲁利亚。
中央邦的50个县中有一个被影响:巴拉加特。
刺猬安全提醒:
在印度的中国公民,谨慎前往上述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活跃的地区,另外由于2009年6月印度内政部将纳萨尔派反政府(印共“毛派”)列为恐怖组织,所以在中国公民应避免谈论与该组织有关的话题,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其他风险
由于印度属于热带气候,加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部分地区卫生条件较差,因此各种流行性疾病比较猖獗,比如由不洁饮食引起的肠道疾病,如腹泻、痢疾、霍乱;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登革热、疟疾、流行性脑炎;因高温酷暑引起的中暑等。
为了防止因疾病发生带来的安全风险,刺猬安全建议中国公民在印度期间不要饮用自来水,尽量喝瓶装水,尽量选择食用可以去皮的水果,经常洗手,保持个人卫生;自备牙具和拖鞋;防止蚊虫叮咬;随身携带常用药,特别是治疗腹泻、感冒发烧和消毒杀菌的药物,以及防止蚊虫叮咬、预防中暑的药物。此外,在印度无人看护的野狗数量很多,每年约有3万多人感染狂犬病。因此刺猬安全提醒在印度的中国公民不要挑逗、触摸或者收留任何动物。一旦被动物尤其是狗或猴抓咬后,应高度重视,尽快采取医疗措施。最后,刺猬安全提醒中国在印度公民牢记中国驻印度使领馆联系方式,遇到任何安全问题,请与使领馆及时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地址:50-D, SHANTIPATH, CHANAKYAPURI,NEW DELHI-110021
国家地区号:0091-11
电话: 2611 2345
(人工接听服务: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30,下午3:00-5:30,节假日除外)
传真:2688 5486
领事部:2467 5259;领保值班手机:9810 597886
教育组:2611 4711
商务处:2467 2687
网址:http://in.chineseembassy.org
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30下午:3:00-5:30
领事部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10:30-11:30
星期六、星期日和以下节假日不对外办公
中国驻孟买总领事馆
领区: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
地址:11th Floor, Nariman Bhavan, 227 Backbay Reclamation, Nariman Point, Mumbai-400021
对外办公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3:00
下午:15:00-18:00 (节假日除外)
领侨室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10:00-12:00
国家地区号:0091-22
电话:66324303/4/5/6(总机)
领保值班手机:0091-9769581336
值班电话:0091-9820532848
传真:6632 4302(政文室)、6632 4307(经商室)、6632 4308(领侨室)。
网址:http://mumbai.chineseconsulate.org
电子邮箱:chinaconsul_mum_in@mfa.gov.cn;bombay@mofcom.gov.cn(经商室)
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馆
领区: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恰尔肯德邦、切蒂斯格尔邦
地址:EC-72, Sector-1, Salt Lake City, Kolkata-700064
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3:00(节假日除外);下午15:00-17:30
国家地区号:0091-33
电话: 4004 8169
领事组:4004 5203;领保值班手机:9163 390711
商务组:4004 5202
传真:4004 8168
网址:http://kolkata.china-consulate.org/chn/
电子邮箱:chinaconsul_kkt@mfa.gov.cn;kolkata@mofcom.gov.cn (经济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