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印度正式宣布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自此印巴矛盾严重恶化,地区安全局势变得异常紧张,未来克什米尔地区乃至整个南亚次大陆可能都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刺猬评论员:无形
印巴分治历史遗留问题—克什米尔问题
16世纪伊始,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果阿(今印度西南岸地区,包括邻近的安格迪伐岛)。1600年,英国殖民者成立印度公司,在印度从事商业剥削,并逐步在印度沿海建立一些据点。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然而二战结束后,英国因为战争原因受到了重创,再加上当时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和国内反殖民主义运动正值高潮,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这颗“女王王冠上明亮的宝石”—印度。
英属印度宗教分布(图源:维基百科)
红色为印度教,绿色为伊斯兰教,黄色为佛教
当时在英属印度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的利益诉求严重不一致,宗教矛盾空前激化。在这场宗教冲突中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有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一千二百万人无家可归。
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过于的错综复杂,英国公民在印度的安全都难以保障,英国政府想尽快撤离印度,无力维持和平的印度总督韦维尔子爵制定了名为“疯人院行动”的撤侨计划。而此时,英属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群体都有独立建国的诉求,最后由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简单地依据宗教因素提出“蒙巴顿方案”—将英属印度划分成两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是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倾向加入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克什米尔问题就成为了至今都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1947年10月,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时称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然而,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
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治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必须要平衡与当地穆斯林群体的矛盾,印度曾根据《印度宪法》第370条之规定,拥有除国防、外交和通信等领域外的自治权,印度宪法中的所有规定在这一地区都不适用。直至2019年8月15日,印度政府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即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这个脆弱的平衡再次被打破。
为什么印巴两国为了克什米尔地区不惜进行三次战争?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地缘政治意义太过于重要。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南亚次大陆北端、喜马拉雅山南麓,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为邻,和塔吉克斯坦仅隔一条狭长的瓦罕走廊,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克什米尔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印、欧、中东等地陆上交通的枢纽地带。被称为“亚细亚的心脏”。
在印度看来,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等周边领国都无法对印度构成实际威胁,印度甚至自己都可以主导上述部分国家的内政外交,在南亚次大陆地区拥有“霸主地位”。唯独巴基斯坦一直是印度民族主义势力眼中的“沙子”。为了将来能够主导整个南亚地区和进一步向印度洋的扩张,遏制巴基斯坦成为了印度政府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
印度如果控制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中巴两国在地理上即完全被隔离,印度能从海陆两个方向完全封锁巴基斯坦,使印度在南亚实现真正一支独大。不仅如此,印度还可以通过克什米尔地区干涉阿富汗事务,进而将影响力从南亚次大陆投射至中亚、中东地区。而近年来巴基斯坦发展态势基本良好,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刺激了印度民族主义势力的神经。
而与此相对的是印度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此前,印人党的一名女性政客塔库尔曾发表言论,称当年刺杀圣雄甘地的凶手戈德塞是一位爱国者,因为甘地对穆斯林采取的政策出卖了印度教徒的利益。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她的言论遭到印度媒体的批评,但塔库尔在还是成功胜选,成为印度下议院的一名议员。
印度总理莫迪(图源:VOA)
在莫迪政府5年的任期里,印度的穆斯林群体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印度教徒针对穆斯林群体的暴力事件也是频繁发生,印人党的政府官员对这些事件缺乏积极处理的态度。整个印度社会正在从一个世俗化的社会逐渐演变为一个印度教化的社会。
克什米尔事件及风险
8月4日晚,印度政府更是对克什米尔地区两位前任领导人进行软禁,随后又将酒店、招待所等地征用为“临时监狱”,拘捕了超姓400余名当地政界人士。
8月5日,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宪法第35A和第370条款,终止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和自治权,这意味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将和其他地区一样适用印度宪法。此前印度为配合这一决定,宣布在克什米尔地区实施紧急状态,在当地部署数万士兵并切断通讯和媒体报道,关闭酒店学校等场所,并禁止一切多人集会活动。
(图源:法新社)
自此,地区局势变得空前紧张,而印巴两国都有大量的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在此背景下,中国公民及中资企业在该地区的安全问题显得日益重要。目前,克什米尔事件给印巴两国带来的风险主要有:武装冲突的风险、恐怖袭击风险及印巴关系恶化造成的政治风险。
武装冲突风险
2019年克什米尔事件并非偶然,在事件发生之前,印巴两国之间就发生了多次边境冲突事件。
2019年2月26日,印度空军炸毁了3个恐怖分子营地,包括位于克什米尔地区的2个营地和位于开普省的一个营地,巴方对此指责其入侵巴基斯坦领空并承诺将采取报复措施。
2月27日,印巴两国又在克什米尔上空爆发空战,双方均宣布击落敌方战机。最后当日晚间得到确认,印度空军的米格-21战机在巴基斯坦领空被空对空导弹击落,1名飞行员被俘。
(图源:法新社)
2019年3月5日,巴基斯坦黎明报消息,印度军队于5日向“实际控制线”(LoC)巴方一侧发动袭击,造成1平民受伤,随后巴方进行了“有效回击”。
2019年4月1日,巴基斯坦黎明报消息,印度军队再次违反停火协议对巴控克什米尔Haveli地区的Nezapir村发动炮击,导致当地村民1人死亡,5人受伤。
(图源:法新社)
2019年4月2日,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部(ISPR)表示,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实控线(LoC)附近无端开火,导致3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另有1名巴士兵受伤。
克什米尔事件发生后,地区安全形势变得更加紧张。
8月7日,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表示,巴方决定降低与印度的外交关系级别并中断一切双边贸易,重审与印度达成的协议,命令军队保持“警戒状态”;若克什米尔地区形势升级,巴方“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
(图源:路透社)
2019年8月15日,巴基斯坦相关媒体报道,印度军队在印巴边境克什米尔地区实际控制线(LoC)附近向巴方开火,造成巴方3名士兵死亡。随后巴军进行了有效反击,至少打死5名印军士兵、打伤多人,并摧毁数个印军地堡。双方零星交火仍在继续。
8月16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印度曾进行过核试验的一处军事地点发表讲话,“到目前为止,印度已严格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未来发生的事情取决于具体情况”。
印度防长辛格
8月19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LoC控制线地区再次发生交火,一枚炮弹落在附近一婚礼现场,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刺猬评论员无形认为,目前,印巴双方正紧张对峙。两国边境地区随时可能擦枪走火。若局势持续恶化,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或将再度升级,不排除地区武装冲突演变成地区局部战争的可能。
印巴关系恶化造成的政治风险
在巴基斯坦方面看来,印度政府废除该宪法条款后,将有大量印度敎人口涌入克什米尔,改变当地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现状,进而可能激化该地区宗教矛盾,使局势更加复杂。所以巴基斯坦方面在8月5日印度宣布决定后,巴方立即发表官方声明予以强烈谴责,并表示将利用所有选项回应印度的“非法举动。
8月8日,巴基斯坦宣布关闭印巴之间的铁路线和巴士服务,向印度关闭一条空中通道,并终止与印度的所有双边文化活动。同时,巴基斯坦国内包括巴控克什米尔穆扎法拉巴德市、伊斯兰堡、卡拉奇和拉合尔等地也爆发持续的反印度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印度政府单边政策。据CNN8月8日报道,连日来,冲突已经导致500多人当地印度警方逮捕,警方使用橡皮子弹和催泪弹驱逐示威的人群。
8月9日,巴基斯坦Jamaat-e-Islami党派成员在俾路支省各地举行集会和示威,表达对被印度占领的克什米尔人民的充分声援,同时反对印度政府。集会主要地点是:Dera Murad Jamali、Mastung、Kalat、Khuzdar、Chaman、Lorali及Harni等地。
(图源:环球时报)
8月15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民众于“印度独立日”(巴称为“黑色日”)当天在首府拉合尔举行大规模集会,声援克什米尔地区人民,反对印度宣布取消克什米尔地区特殊地位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压迫,并高喊口号“克什米尔将属于巴基斯坦”。
2019年8月17日,印度克什米尔邦斯利那加市民众因反对取消该邦特殊地位举行抗议活动并与安全部队发生暴力冲突,安全部队使用催泪瓦斯和橡胶弹驱散人群,造成至少24人受伤。印当局再次对斯利那加市施行宵禁,互联网和手机仍然处于断网状态。
目前已有多个反印分裂组织发表声明,呼吁克什米尔人“打击印度侵略”。煽动其支持者在当地发动恐袭。预计未来数周至数月,巴基斯坦各地仍将继续爆发反印游行,部分地区或将发生骚乱,巴基斯坦全境可能都将面临不小的示威游行风险。
刺猬评论员无形认为,克什米尔危机对印巴两国都会造成一定的政治风险,印度方面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强硬态度可能将刺激印度穆斯林群体及反对党势力的反弹,如果在处理克什米尔问题上向巴方“退让”,又可能遭受印人党内部或其他民族主义、宗教势力的压力。巴基斯坦方面的政治处境则更加危险,近年来巴基斯坦政权更跌频繁,各方势力都对现行的利益分配不满,若巴当局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稍有式微,则巴基斯坦或将面临更大政治风险。
恐怖袭击风险
除巴基斯坦民众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反印抗争外,谋求独立的极端势力也会利用各种机会发动恐怖袭击以扩大影响,克什米尔地区面临极高的恐怖袭击和武装骚乱风险。早在印度取消克什米尔地区“特殊地位”之前该地区就已经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
(图源:路透社)
2019年2月14日,一名来自穆罕默德军极端主义运动的自杀式恐怖分子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制造恐怖袭击,驾驶一辆满载炸弹的车辆撞向印度军队的大巴车,死亡人数达44人。印度高层当即指责巴基斯坦政府指控穆罕默德军极端主义运动的武装分子发动此次袭击,巴方则表示此事与巴方无关,并要求印度提供有力证据。此事为印巴新一轮冲突拉开了序幕。
2月26日,印度空军炸毁了3个恐怖分子营地,包括位于克什米尔地区的2个营地和位于开普省的一个营地,巴方对此指责其入侵巴基斯坦领空并承诺将采取报复措施。
2019年6月17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查谟和克什米尔)安全部队与恐怖分子发生激烈枪战,已造成1名安全部队死亡,3人受伤,另有2名恐怖分子被击毙。
7月11日,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通过网络发表了一段视频讲话,对盘踞在克什米尔的恐怖分子下令,让他们加强对印度的恐怖袭击。扎瓦希里在视频中说:“我认为在克什米尔的游击队员(恐怖分子),至少在这个阶段,应该一心一意地对印度军队和莫迪领导的印度政府施加无情的打击,让印度的经济流血,让印度的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遭到持续的损失。”
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
刺猬评论员无形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印度或将加强对克什米尔地区的“管控”,而这会使得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当局的矛盾再度激化,再加上该地区很有可能已经被“伊斯兰国”、基地等恐怖组织渗透,未来一段时间的印度可能将面临较大的恐袭威胁。对巴基斯坦而言,若巴基斯坦当局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与印度发生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则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解放军等分离主义势力可能会趁机发动恐怖袭击,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提醒及建议
对当地中国公民的提醒
印度:
刺猬安全提醒在印度的中国公民,严禁在军警禁区、军事设施附近逗留或拍照,如遇军警检查,请主动配合,避免发生误会。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印度教、伊斯兰教以及其他宗教的习俗和禁忌,不要在公共场合谈论宗教、政治、克什米尔归属等敏感话题,避免遭遇安全风险。如遇游行示威,应立即远离示威人群,切忌围观拍照。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与当地警方和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取得联系。
在印华人还应避免涉足当地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寺庙、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宗教场所。谨慎前往以下地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称查谟-克什米尔邦)、印巴边境地区、北方邦印度教圣地瓦伦纳西、位于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以东135公里的阿约提亚(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两个群体对该地区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位于印度西北旁遮普邦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等。
巴基斯坦:
刺猬安全提醒在巴中国公民,应避免在公共场合谈论政治、宗教、印巴关系、克什米尔等敏感话题,特别是不要在巴国军政关系问题上轻易发表意见。建议在巴中国公民应提高防范意识,暂勿前往克什米尔地区及其他印巴边境地区。谨慎前往分离组织比较活跃的俾路省、信德、旁遮普省的库鲁、马奇和默斯东、莫克兰、阿瓦兰、本杰古尔、瓦舒格、图尔伯德等地区。谨慎前往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和政府大楼、军警部门等容易发生恐袭的场所。
对当地中资企业的建议
印度:
因为克什米尔危机,目前印度正处于一个政治敏感时期,刺猬安全建议在印中资企业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为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准备。另外,印度政府非常重视对网络的监管,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敏感时期,所以在印的中资互联网企业更应特别注意网络舆论的监控,切忌触犯当地的政治敏感话题。
印度安全形势目前非常复杂,中资企业到印度投资合作,一定要客观评估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地建立内部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投入必要经费购置安全设备,并给员工上保险等。
巴基斯坦:
刺猬安全建议在巴中资企业密切关注当前局势,了解巴基斯坦债务状况及国家和银行信用等级情况、通货膨胀情况及汇率变化情况,面对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决策,以规避风险。建议在巴中资企业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针对突发事件定期模拟演习,加强人员应急处理的能力。
在巴中资企业应就目前局势状况和局势未来发展态势加强对信息的关注和搜集,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的同时也应该制定专项应变方案。如冲突规模增大,转化为战争,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序撤离。
实用信息
外交部领保中心24小时应急电话:
+86-10-12308
印度:
急救:102
火警:101
警匪:100
驻印度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91-11-26112343
驻孟买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91-9769581336
驻加尔各答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91-9163390711
巴基斯坦:
报警电话:15
急救电话: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