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4日凌晨,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两处石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沙特随后表示,该国产能缩减二分之一以上,每日减产570万桶石油,而此前日产量约为980万桶。
——刺猬评论员:无形
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位于亚欧大陆这个“世界岛”的重要节点,地缘战略意义显著。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沙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是中东重要大国,在中东地区乃至全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沙特拥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大伊斯兰世界圣地,使其在逊尼派国家中有着较为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沙特内部地缘环境
沙特阿拉伯绝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耕地面积极少,这使得沙特有着地广人稀的特点。沙特全国仅有3200万人,且人口分布严重不均。多数的沙特人口居住在红海沿岸地区,然而,居住在这一地区信奉什叶派的穆斯林较多,特别是与南方邻国也门接壤的区域。而沙特全国85%的穆斯林却都是逊尼派教徒。
沙特阿拉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属于政教合一的君主国,经济极为依赖能源出口。沙特能源工业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87%,占GDP的42%,整个国家都高度依赖于石油石化。而由于近年来沙特贪腐问题严重、政府行政效率较低等原因使得其经济结构的改革始终收效甚微。
500元沙特里亚尔
所以石油价格的波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沙特的经济。为了稳定经济和政权,沙特过去采取的策略是联合其他OPEC国家控制石油价格,然而世事无常,如今沙特面临的经济困境变得国家复杂
沙特出口结构
其一,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首先,也门胡赛武装并未像沙特联军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自2015年3月26日沙特联军发动“果断风暴”空袭行动以来,联军在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战斗就一直没有取得过实质性的胜利。这次油田被炸事件更加充分的体现了沙特防空力量的薄弱和胡塞武装的势力不容小觑。经历此次事件后,沙特在阿联酋、科威特、巴林、约旦等盟国间国家威信扫地。
其次,由叙利亚、伊拉克、伊朗、也门胡塞武装等什叶派掌权的国家和政权构成的什叶派之弧对沙特形成半包围之势越来越强。美伊关系的持续恶化使得中东地区再次战争爆发的可能增大,沙伊两国对中东地区霸权的争夺或将再度升级。
中东地图
最后,未来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持续地在中东地区输出颜色革命或将使沙特当局变得更加惴惴不安。自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等大国也开始介入到中东事务中来。美俄在中东地区地缘角力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沙特可能要更加小心地处理同这些国家的关系。
其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出现。
自2007年以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对OPEC市占率造成不小的压力。2017年,我国可燃冰开采取得非常大的突破,实现量产或将只是时间问题。再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全世界各大经济体对该技术的补贴越来越多。在未来,石油可能不再是人类所使用的最主要能源。对此,利雅得感到的压力非常之大。
沙特地缘政治困境
出海口困境·也门战争
沙特的财政主要依靠能源出口,其能源出口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而沙特在地缘政治上却有着一个非常致命的天然缺陷——没有自己的出海口。从地图上看,沙特周边有3个主要出海口,分别为伊朗控制下的霍尔木兹海峡、埃及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和位于红海南端也门和吉布提之间的曼德海峡。
伊朗在波斯湾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上拥有强大的军事存在,战时可凭借在波斯湾三岛的军事优势封锁住霍尔木兹海峡。沙特想要在霍尔木兹海峡上施加影响显然不可能。
苏伊士运河目前被另外一个中东大国埃及控制,且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沙特更加不能与之争锋。
I(图源:百度百科)
而也门西南部的曼德海峡在沙特看来或许是个不错的战略选择。也门长期积贫积弱,饱受分离主义势力,部落冲突,派系斗争激烈的威胁,特别是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加剧了也门局势的混乱。在沙特方面看来,也门的“危”或许是沙特的“机”。
2014年也门开始能源改革,为减少国家财政支出,也门政府废除了实行多年的燃油补贴政策,大幅提升汽油和柴油价格,令已十分贫困的也门民众变得更加苦不堪言。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哈迪政府。
自2014年8月中旬起,胡塞武装在首都萨那郊区集结数千名武装人员,企图以武力威胁政府妥协。9月,胡塞武装组织使用武力夺取了萨那的控制权,在随后的内阁改组、军队改革等问题上与也门政府摩擦不断。
2015年3月25日,哈迪乘飞机逃往沙特首都利雅得避难,也门政府呼吁阿拉伯国家对也门实施紧急军事干预。2015年3月26日凌晨,沙特联军率先对也门境内胡塞武装发动空袭,从而使也门局势乃至中东局势迅速恶化。
在沙特方面看来,也门总统哈迪流亡沙特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沙特可以假借哈迪流亡政府的合法来性干涉也门内战,同时向肢解“什叶派之弧”和控制曼德海峡这两个战略目标接近。然而胡赛武装并未像沙特联军想象中的那样不堪一击。反而是胡赛武装多次给以联军重创。
也门战乱中的儿童
刺猬评论员无形认为,以上种种皆显示出了沙特当局的投机心态和外交冒进。对沙特来说,不干涉也门局势就可能失去唯一可以获得自己控制的出海口的机会,过度干涉又可能将胡塞武装彻底推向伊朗。充满投机心态和外交冒进的沙特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显然出现了不小的误判,近年来沙特深度干涉也门局势,这不仅极大消耗了沙特国力,也使得沙特面临周边安全环境急剧恶化。
围堵困境·什叶派之弧
在伊斯兰教存在的教派中可以大概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其中逊尼派约占世界穆斯林总数的接近90%,什叶派约占10%。中东这两大派系因为哈里发继承人合法性的问题斗争了上千年,一直延续至今。
逊尼派相比什叶派人口占绝对优势,但是什叶派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强。伊朗90%以上的人口是什叶派,在什叶派国家中具有领袖地位。
什叶派占人口为主体的国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巴林和阿塞拜疆。在黎巴嫩、也门、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叙利亚等国也有一定数量。其中叙利亚虽逊尼派人数占主体,但其巴沙尔政府却属什叶派。另外,也门胡赛武装也属什叶派。
随着全球对石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意义越来越显著。沙特、伊朗争夺中东地区领导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在伊朗方面看来,沙特的出海口困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发展,沙特仍然是自身谋求中东地区唯一的领导地位的阻碍。伊朗方面的战略选择是围堵沙特,在其与外界交流和势力范围扩张的困境中釜底抽薪——建立什叶派之弧。
什叶派之弧是伊朗为遏制沙特而打造的一条什叶派“新月”型势力范围陆上通道。以伊朗伊拉克的什叶派势力为核心区域,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什叶派执政)与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的势力范围连接起来 ,从地中海一直到波斯湾对沙特形成“海陆复合包围”之势。
伊朗、伊拉克为主要的什叶派国家。伊朗90%以上的人口是什叶派,是什叶派世界事实上的领袖。伊拉克什叶派占总人口的70%以上,集中分布在首都巴格达以东到南部主要城市巴士拉,且与伊朗接壤。在叙利亚什叶派虽为少数群体,但其巴沙尔政权也属什叶派,且在俄罗斯、伊朗的支持下执政地位固若金汤,是俄罗斯、伊朗等国对抗西方的前沿阵地。也门胡塞武装的异军突起更是在扩大了围堵沙特的范围。
面对什叶派势力的攻势,沙特领导的逊尼派势力自然不甘示弱。其一,配合美国对伊朗制裁,借美国之力向伊朗输出压力。其二,支持美国、土耳其等干涉叙利亚局势破坏巴沙尔政权稳定性。其三,收留哈迪流亡政府,率领联军攻打也门胡赛武装。然而,由于中东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沙特在这场中东霸权争夺赛中略显颓势。
首先,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式的制裁并未像想象中那样顺利,反倒加强了伊朗内部的凝聚力,这一幕与两伊战争时的伊朗特别相似。其次,由于2016年的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使得埃尔多安政府不再信任美国。再加上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使得巴沙尔政权变得牢不可破。最后,由于沙特没有自己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其大部份武器皆为进口、士兵缺乏训练、内部贪腐问题严重等原因导致其在与也门胡赛武装的斗争中接连失利。由于以上几个原因导致沙特肢解“什叶派之弧”的战略越来越难以维继。
实用信息
报警电话:999
交通意外:993
医疗电话:997
火警电话:998
外交部领保中心24小时应急电话:
+86-10-12308
驻沙特使馆领事保护协助电话:
+966-11-483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