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值
违法犯罪
20世纪90年代初中亚各国独立以来,贫困人口不断增加。到21世纪初,中亚国家总人口约为6300多万,其中有近1/4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上,塔吉克斯坦的全国有80%的居民已列入贫困人口,1/3属于极度贫困,近1/5的人口月收入低于1美元。吉尔吉斯斯坦的贫困率曾一度从39.12%骤增到2000年的43.19%,2001年有所回落,降至41.12%;约13.15%的居民生活水平低于最低贫困线。哈萨克斯坦近年来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依然有近30%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人人口。
另外,中亚各国独立后,贫富差距明显加大,社会分层加剧。比如哈萨克斯坦最贫穷与最富有的人口平均比例各为10%,他们之间收入不平等,相差达10倍,某些州达12~13倍。乌兹别克斯坦的地区贫富差异也很大,其中纳沃伊州吸引了较多的投资者,有大批工业企业,几乎没有失业问题,因此该地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乌国其他州,特别是其中费尔干纳盆地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较为贫困落后。经济的落后,人民生活的普遍贫困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使得中亚地区的社会问题突出,社会治安差,成为违法犯罪事件频发的地带。
由于中亚地区毗邻世界上三大毒品产地之一的金新月地区,(包括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阿富汗的雷吉斯坦和努里斯坦等地区,“金新月”地区一直种植鸦片,产量很高,曾为世界最大的鸦片产地),再加之中亚地区的气候和土壤也比较适合毒品的原材料—罂粟和大麻的生长,仅在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州和南哈萨克斯坦州(原奇姆肯特州)的楚河流域的野生大麻,总面积就达15 万公顷,每年可产大麻6000 吨。因此在中亚地区的众多违法犯罪活动中,吸毒贩毒活动最为猖獗。
近20年来,随着阿富汗地区的战乱,中亚地区的毒品问题愈发严重,从1998年到2001年中亚地区的海洛因缴获量上升了5倍。阿富汗战争结束后,该地区的毒品交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03 年中亚地区的毒品缴获量与上年相比增长了33%,达7.1吨。
据联合国官员在2004年“丝绸之路国家的禁毒斗争”研讨会上透露,阿富汗的毒品有65%~70%是经中亚各国运出的,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则是阿富汗毒品“出口”的转运国,每年阿富汗生产的一半以上的毒品经由这三国运出。目前,中亚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产地和全球毒品贩运网络的主要通道之一。
另外,毒品的泛滥也引发了中亚地区的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武装贩毒导致的枪支泛滥,吸毒人员为了筹集毒资从事抢劫、杀人、赌博和色情活动使得中亚地区犯罪率大幅攀升。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来中亚的恐怖组织有和贩毒分子合流的趋势,出现了“毒恐合一”,“以毒养恐”的情况,毒品已成为中亚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前面提到的中亚地区的恐怖组织“乌伊运”,以及近年来在中亚地区迅速崛起的“伊斯兰解放党”(即伊扎布特,Hizb- ut- Tahrir)都和贩毒活动有染。
在此刺猬安全提醒在中亚的中国公民,谨慎前往吸毒贩毒比较猖獗的地区:如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地区、乌兹别克斯坦靠近塔吉克地带斯坦边境、乌兹别克斯坦南部与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等,另外在由哈萨克斯坦哈奇姆肯特至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火车上、由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新西伯利亚的火车上也发生过贩毒事件,也请中国公民谨慎乘坐以上线路的火车,避免受到安全威胁。
另外由于吸毒贩毒活动大多发生在晚上和偏僻地区,刺猬安全提醒中国公民晚间尽量避免外出,不要独自在偏僻地区逗留。谨慎涉足当地的娱乐场所,不要因为好奇接受陌生人赠与的香烟、食物和饮料,鉴于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发生过贩毒分子利用不明真相的妇女儿童运送毒品的事件,请在中亚的中国公民不要替陌生人保管或携带物品,以防被贩毒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