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概要
1. 本周关键词:法律法规、电信诈骗
2. 使领馆提醒:
l 驻美国纽约总领馆提醒遇争执注意控制情绪(2019.11.1)
l 驻蒙古大使馆提醒警惕电信诈骗(2019.10.30)
3. 刺猬安全提醒:
近日,美国波士顿一对中国留学生情侣因吵架引出家暴官司,提醒留学生与人发生争执时要心平气和沟通,勿因冲动惹麻烦。此外,新西兰汉密尔顿9名中国留学生在与房东的纠纷中维权成功,提醒留学生租房前留心了解当地相关法律知识和常规手续,遇纠纷勇于维护自身权益。
二、安全事件汇总
时间 | 事件 | 事件类型 | 风险等级 | |
北美洲 | ||||
美国 | 11.1 | 留学生情侣吵架引家暴官司 中领馆提醒勿因冲动惹麻烦 | 法律法规 | ★★★★ |
加拿大 | 10.30 | 多伦多中国留学生情杀案宣判 被告误杀罪名成立 | 人身伤害 | |
大洋洲 | ||||
新西兰 | 10.31 | 9名中国留学生告赢恶房东 获赔6.8万元 | 法律法规 | |
亚洲 | ||||
蒙古 | 10.30 | 中使馆提醒加强防范意识 警惕电信诈骗 | 电信诈骗 | ★★★ |
三、事件详情及安全提醒
1. 新西兰:9名中国留学生告赢恶房东 获赔6.8万元
中国侨网消息,今年6月起,新西兰汉密尔顿先后有9名中国留学生将一名女房东告上法庭,指控其非法结束租期、违规预收租金、无故扣留押金等。截至10月31日,所有留学生成功获得相应赔偿。该房东共赔偿9名中国留学生15121新西兰元 (约合人民币6.8万元)。
刺猬安全提醒:
留学生租房时务必要了解相关手续及法律常识。如遇纠纷,保留证据,妥善应对,耐心沟通。无法达成一致时,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2. 加拿大:多伦多中国留学生情杀案宣判 被告误杀罪名成立
△事发当年的央视报道截图
中国侨网消息,10月30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法院判处多伦多中国留学生情杀案被告范某误杀罪名成立,押后判刑。
2017年2月7日凌晨,两名中国留学生王某和范某在北约克的一所住宅内发生肢体冲突,造成王某重伤身亡。冲突与二人和一名中国女留学生谭某的感情问题有关。事后,范某以二级谋杀罪名被捕。
根据加拿大法律,误杀罪最高可判终身监禁,一般在服刑7年后,可提假释申请。
3. 美国:留学生情侣吵架引家暴官司 中领馆提醒勿因冲动惹麻烦
近日,波士顿某高校留学生张某与在同校留学的男朋友王某因琐事激烈争吵。张某几次欲出门均被王某拉住,要把问题“说清楚”,双方因而发生抓扯。公寓物业听到响动报警,随后警方赶到,在现场了解情况,看到张某手腕处有抓扯痕迹后将王某带走调查。张某吓得立刻冷静下来,害怕此事影响到王某学业,反复向警方解释只是情侣间闹点小矛盾,警方却不予理会。张某不知该如何处理,致电总领馆求助。
美东地区每年都会发生多起涉及中国公民的类似案件,当事双方因故发生争执或抓扯,有的系一方情急之下报警希望“吓唬”对方,有的系旁人察觉到异常而报警。警方到场后,当事人以为向其说明情况澄清“误会”即可万事大吉,孰料美国警方坚持介入,特别是如当事人身上有伤,警方往往会将冲突一方或双方同时逮捕。直到此时,得知即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相关当事人才为一时的冲动后悔不已。
类似事件或冲突在美国一般会被归入“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范畴,按刑事案件处理。美国联邦和各州均有关于家暴的立法,执法机关对涉家暴案件通常十分重视,执法非常严厉。案件一旦定性为家暴,则属于公诉罪,进入审理程序后将由地方检察官根据案件严重程度按重罪(Felony)或轻罪(Misdemeanor)起诉施暴者,受害方后悔求情也无法撤诉。即便作为轻罪起诉,当事人被逮捕后也将面临上庭等一系列麻烦,留下的逮捕记录还可能会影响今后在美留学、工作和生活。
总领馆提醒:
11月1日,驻纽约总领馆提醒大家,凡事“和”为贵,与亲人、友人之间发生争执务必要管控好情绪,心平气和沟通,不然既伤感情,又可能因不当用语或肢体冲突给自己带来更大麻烦!
4. 蒙古:中使馆提醒加强防范意识 警惕电信诈骗
10月30日,蒙古警方向驻蒙古大使馆通报,一些疑似中国籍公民涉嫌在蒙从事电信诈骗活动,蒙古警方已对其采取执法措施,目前正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驻蒙古大使馆高度重视上述案件,正同蒙方就此保持密切沟通配合。提醒在蒙中国公民,加强防范意识,警惕电信诈骗。
目前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主要为“虚构绑架”和“冒充公检法”两类。
在“虚构绑架”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国际刑警组织等名义致电中国留学生,以涉案为由要求受害人同外界切断联系,后嫌疑人再冒充绑匪致电受害人父母,要求其支付赎金,留学生父母在无法同子女联系的情况下,信以为真,将赎金汇入嫌疑人银行账户。
在“冒充公检法”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假冒公检法、国际刑警组织等名义致电受害人,以其涉嫌犯罪需澄清资金来源为由,要求其将资金转移至其“安全账户”,受害人信以为真,上当受骗。此外,仍有不法分子自称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护照等证件需延期补办、身份证件或信用卡被冒用、因涉嫌各类案件需冻结银行账户或配合调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信息或缴纳有关费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来还发现了一些电信诈骗的新手段,如通过手机APP、游戏软件等手段,对当事人巧妙游说,或通过内置木马病毒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资金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导致当事人利益受损。
总领馆提醒:
针对上述情况,10月30日,驻蒙古大使馆郑重提示如下:
1、中使领馆和国内政府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中国同胞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更不会要求接电人回拨任何电话号码进一步联系。请不要轻信任何以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索取银行卡等个人财务信息、要求转账或汇款的电话及邮件等。
2、是否申请护照旅行证件属个人意愿行为,中使领馆不会打电话通知当事人护照证件过期需要延期或补办并需通过转账等方式缴纳有关费用或罚款,也不会通过电话向任何人索要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请中国同胞不要轻信任何以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要求更新护照或询问个人财务信息的电话。
3、不要在电话里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遇来电人要求“不要与家人朋友联系,以保证他们安全”,或提出其他不合常理的建议,切勿相信,应立即拆穿对方诈骗伎俩。如接到陌生人电话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时务必冷静,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处理。即便紧急情况下使领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也不会谈及银行账户、转账等事宜。
4、谨慎下载来路不明的手机APP、游戏软件,定期查杀木马病毒,如有人试图通过手机APP或游戏软件游说套取个人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切记不要向陌生人泄露重要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等。
5、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警。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拨打110即可)。目前,我国境内各省级和地市级公安机关均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各级反诈骗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并确认受害人被骗后,可迅速对嫌疑人银行账户进行止付、冻结,并通过后续工作将冻结资金返还至受害人账户,从而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6、如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建议挂断电话后拨打中使馆领事保护值班电话,或拨打外交部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