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使用口罩
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不同对象应参照下图在不同场景正确戴口罩。
注意事项:
① 呼吸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脱除后应洗手。
② 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按压金属条至贴合面部。使用过程中避免用手接触口罩内外侧。
③ 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避免触碰污染面。病人用过的口罩,向内折叠好,用独立的垃圾袋装起来,扔到指定的医疗废物垃圾箱;健康人戴过的口罩,可以向外折叠,也是独立包好,再扔进垃圾箱。
④ 一次性使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2. 注意手部卫生
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最有效措施之一,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动)充分洗手。
若在外没有流动水洗手,可以使用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冠状病毒不耐酸碱,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
3. 减少非必要出行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应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使用口罩。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直接接触口、眼、鼻。外出回家后要正确洗手,把外面穿的衣服妥当放置并视情况进行消毒。长时间乘坐密闭交通工具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减少或者暂停出行安排。
从个人角度来说,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聚集聚会,即使是在疫情十分高发的情况下,也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4. 关注健康科普
建议大家主动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当地的疫情变化,学习健康知识和预防知识,人社部政务微信平台后续将针对不同场景推送防护建议。如果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可疑症状,可先通过官方认可渠道进行互联网咨询,必要时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注意做好防护,紧急情况下可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