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概要
1. 本周关键词:电信诈骗、失踪失联、麻疹
2. 使领馆提醒:
l 驻英国贝尔法斯特总领馆提醒关注安全形势提高保护意识(2019.9.10)
l 驻瑞士苏黎世总领馆提醒防范电信诈骗(2019.9.11)
l 驻新加坡大使馆提醒防范电信诈骗(2019.9.18)
l 驻美国纽约总领馆提醒防范电信诈骗(2019.9.20)
3. 刺猬安全提醒:
近期,美国、新加坡、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国发生多起留学生遭电信诈骗导致财产损失的案件,提醒留学生加强防骗意识,提高警惕。此外,新西兰奥克兰一国际学校出现麻疹病例,提醒当地留学生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注意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
二、安全事件汇总
时间 | 事件 | 事件类型 | 风险等级 | |
北美洲 | ||||
美国 | 9.20 | 多名留学生遭电信诈骗 中领馆提醒突遇“高压”要二次思考 | 电信诈骗 | ★★★ |
美国 | 9.16 | 高校招生舞弊案再添一名嫌犯 加拿大一华裔母亲被捕 | 法律法规 | |
加拿大 | 9.14 | 多伦多一中国女留学生失踪 所驾车辆疑被挂网出售 | 失踪失联 | |
欧洲 | ||||
英国 | 9.10 | 北爱尔兰警方遭遇袭击 中领馆提醒注意安全 | 社会治安 | ★★★ |
瑞士、列支敦士登 | 9.11 | 电话诈骗阴霾未散 中领馆提醒高度警惕 | 电信诈骗 | ★★★ |
亚洲 | ||||
新加坡 | 9.18 | 电信诈骗高发 中使馆提醒加强防范 | 电信诈骗 | ★★★ |
大洋洲 | ||||
新西兰 | 9.23 | 奥克兰一名学生感染麻疹 校方已停课该年级学生 | 麻疹 |
三、事件详情及安全提醒
1. 加拿大:多伦多一中国女留学生失踪 所驾车辆疑被挂网出售
△失踪学生刘某
海外网消息,9月14日晚,加拿大多伦多圣力嘉学院中国留学生刘某(Qunglian Liu)在学校附近失踪,其所驾一辆车牌号为CKBR 020的黑色路虎SUV不久后疑被发现在某转车平台上处于待售状态。目前,刘某仍然下落不明,警方呼吁知情者拨打416-808-3300提供线索。
2. 美国:高校招生舞弊案再添一名嫌犯 加拿大一华裔母亲被捕
△美国高校招生舞弊案“操盘手”威廉·辛格(William Rick Singer)
北美留学生日报消息,9月16日晚,加拿大温哥华一名华裔母亲隋晓宁(Xiaoning Sui)涉嫌以行贿方式让儿子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在西班牙被逮捕,她也成为美国高校招生舞弊案中的第52名被告。
据悉,隋晓宁涉嫌支付舞弊案背后“操盘手”威廉·辛格(William Rick Singer)40万美元(约284万人民币),把儿子虚构成两家球会的足球新星,使其于2018年11月5日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同时还获得了25%的奖学金。
目前,美国当局正在寻求将隋晓宁引渡到波士顿,她已被控串谋诈骗和诚信服务诈骗罪,面临最高2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约177万元)的罚款。
3. 新西兰:奥克兰一名学生感染麻疹 校方已停课该年级学生
△远极中学资料图
新西兰先驱报消息,9月23日,新西兰奥克兰远极中学一名9年级学生感染麻疹,学校已向全体学生家长和监护人发放通知,建议没有接种疫苗或不知道自己接种情况的9年级学生,从24日起留在家中不要到学校,直到另行通知。
奥克兰正面临近年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截至22日下午,新西兰各地2019年已确诊1384例麻疹病例,其中1151例发生在奥克兰地区。
刺猬安全提醒:
麻疹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喉分泌物传播,提醒当地留学生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如出现发烧、干咳、起红疹等疑似麻疹病症,尽快就医治疗。
4. 英国:北爱尔兰警方遭遇袭击 中领馆提醒注意安全
9月9日晚,英国北爱尔兰警方在德里(伦敦德里)市克雷根进行搜查行动时遭到袭击,当地激进分子向警车投掷了数枚燃烧弹,导致数名抗议者受伤,附近的15户居民被迫疏散。
总领馆提醒:
9月10日,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特别提醒在北爱侨胞、留学生、中资机构人员及中国公民和游客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切实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区。如遇异常,请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及时报警求助。
5. 新加坡:电信诈骗高发 中使馆提醒加强防范
近一个月以来,新加坡发生数十起在新中国公民遭电信诈骗的案件,累计受骗金额高达数百万元人民币。受骗人员以留学生居多,有两名留学生遭遇“虚拟绑架”骗局,家人遭受一定经济损失。经向新加坡警察部队了解,目前,新加坡电信诈骗案呈高发态势,案件数量较往年同期增加近40%。诈骗分子以使馆工作人员、中国或新加坡警方、新人力部或移民局官员、“DHL”快递公司或当地电信公司工作人员等各种名义,谎称接电人本人或亲属涉嫌犯罪,最终目的是骗取受害人汇款到指定账户或套取其网上银行登录信息及密码。
大使馆提醒:
9月18日,驻新加坡使馆再次提醒在新中国公民,如接到类似陌生电话坚持“三要”和“三不要”,要通过可信渠道向使馆或新加坡警方等机构核实,要在5分钟后按来电号码回拨查证,要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冷静处置。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电话,不要听从诈骗分子转账要求,不要泄露个人身份及银行账户信息,不给诈骗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如不幸被骗,要立即向新警方报警,并联系本人开户银行,采取冻结账户、追讨或其他止损措施。必要时,要向本人国内户籍地公安机关报警(报警电话110),本人无法直接报案的,可通过国内亲属报案。
6. 瑞士、列支敦士登:电话诈骗阴霾未散 中领馆提醒高度警惕
近日数名旅居瑞士、列支敦士登的侨胞多次接到不法分子来电,谎称“有包裹待取”或“有司法案件”,要求当事人回拨电话或提供“保证金”、“抵押金”。行骗者使用改号软件,具有一定迷惑性,甚至随意捏造驻瑞士使领馆工作人员姓名,让当事人“自行核实”。已有个别侨胞上当,损失万余元人民币。
总领馆提醒:
9月11日,驻苏黎世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广大侨胞和学生学者提高警惕,以“三不”原则谨慎应对诈骗电话,确保万无一失。
1、不轻信。不法分子通常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制造心理压力并连环下套。请广大侨胞务必遵守中国及瑞士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既不找事,也不怕事,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
2、不“泄密”。任何情况下不在电话中轻易透露个人身份和银行账户信息。日常应注意上网信息安全,谨防欺诈网站和“钓鱼”软件,避免重要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
3、不盲从。不法分子常要求受害者按键收听语音留言并回拨电话,或“切断与外界联系”,此种情况下可直接挂断电话。如无法判定是否为诈骗电话,可先同亲友核实,或拨打外交部12308热线及中国驻瑞士使领馆领保电话核实。
总领馆重申,不会通过电话或电话录音通知当事人领取文件、包裹或处理国内案件,不会要求当事人“预缴”证件办理费用,更不会询问当事人银行账户信息。请广大侨胞及学生学者相互提醒,提高防范意识。
如不幸上当受骗,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警。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亲友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拨打110即可)。
7. 美国:多名留学生遭电信诈骗 中领馆提醒突遇“高压”要二次思考
近日,驻纽约总领馆连续接到多起侨胞和留学生电话求助,反映遭遇电信诈骗导致财产受损。又到新学年开学季,诈骗分子开始活跃起来,将诈骗老套路不断玩出新花样,大家一定要留神!
有关案件中,骗子均为假冒中国使领馆、快递公司或银行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自动语音电话拨号寻找目标,以“有快件领取”、“银行账户出现问题”等为由诱使接电人接通人工服务,随后告知接电人卷入“洗钱”等刑事犯罪,再将电话“转接”至“中国内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接下来,所谓“警官”、“检察长”轮番登场,通过“调查”不断套取当事人个人信息,骗取当事人信任,直至以“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资产清查”等名义诱使当事人转账汇款,骗取钱财。
虽然骗术老套,但行骗细节不断推陈出新。除常见的要求当事人添加“警务微信”、“警务QQ”,接受调查期间定时汇报行踪外,有受害人反映,骗子甚至要求当事人与对方始终保持“音视频通话”实时汇报情况,并警告其一切电子设备已被“监控”,不可轻举妄动。个别受害人曾与对方保持连续音视频通话长达24小时!其间迫于压力,受害人甚至不敢上网查证核实,一步步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实际上,绝大部分电信诈骗受害者在接到诈骗电话时都曾产生过怀疑,但面对骗子突然施加的“通缉”、“遣返”、“被监控”、“保密”等巨大压力时慌了神,没给自己二次思考和核实信息的机会,高压之下稀里糊涂就做出对自身最不利的举动。
总领馆提醒:
9月20日,驻纽约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大家,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高压”时,一定要留出二次思考的时间,核实清楚情况再行动,避免忙中出错,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1、接起电话凡是录音来电的,即可判断是诈骗电话,应毫不犹豫立即挂断!
2、凡是电话里索要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是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电话,应毫不犹豫立即挂断!
3、对声称来自中国使领馆、银行、快递公司、美国有关政府部门等单位的电话要注意甄别!不在接到的电话中透露个人重要信息!不转账不汇款!
4、接到陌生电话通知“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伤亡”等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再行处理!
5、安全你我他,防范靠大家。从自身做起,积极向身边亲友宣传,让更多人免受电信诈骗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