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西卫生部最新公告,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18日期间,巴西共通报30763例登革热疑似病例,中西部地区疫情最为严重,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32.5例。圣保罗州的疑似病例达到10271例,为全国最高。其次是巴拉纳州,有8463例。卫生部警告,登革热已呈现高发趋势,已有27人因病死亡。
此外,以埃及伊蚊为传播媒介的基孔肯雅热在2020年早些时候的疑似病例已达959例,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0.46例。东北和东南部地区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发病率分别为每10万人中有0.58和0.52例。里约热内卢州的疑似病例占全国的28.5%,为最高。
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剧烈的关节痛(通常是双侧膝盖和手腕等部位)、皮肤和眼睛发红、身体酸痛、头痛、恶心和呕吐,它们通常在蚊虫叮咬后2至12天出现。但大约有30%的患者并不会出现症状。
2020年北部地区的寨卡病毒病例有所增加,但还没有明确的病例数量,约为85例。孕期患者在感染后会导致儿童小头畸形,这是该病毒的严重后果之一。自2015年以来,因寨卡病毒感染导致胎儿和婴儿生长发育发生可疑变化的病例已达1857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