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12月紧急救助金政策的结束,巴西的极端贫困率于2021年初明显升高。巴西《圣保罗页报》1月31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全国贫困人口明显多于疫情开始之前,且贫困状况与10年前(2011年初)相比也更加严重。
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巴西有12.8%的人口每月生活费不足246雷亚尔(平均每天不足8.2雷亚尔)。每月246雷亚尔是热图里奥·瓦加斯基金会社会政策中心(FGV Social)根据全国住户连续抽样调查(Pnads Contínua)和疫情调查数据计算得出的极端贫困线。据FGV Social预测,2021年年初有将近2700万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比澳大利亚总人口还多。而2011年1月份的该项比例为11%。
与2020年下半年相比,2021年年初数据出现明显增长。2020年联邦政府向5500万巴西人支付了紧急援助金,使得极端贫困率一度下降至4.5%(2020年8月),约相当于940万人口。
考虑到巴西面临的艰难复苏形势(公共预算中几乎完全没有可分配给紧急援助金的额度)、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的增加以及免疫计划的推迟,疫情对于贫困人口收入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很长时间。
2020年政府在紧急援助金方面的支出约为3220亿雷亚尔,是对抗新冠病毒行动预算中最大的一笔支出。由于紧急援助金及其他应对措施的实行,2020年巴西政府的公共债务跃升15个百分点,达到6.6万亿雷亚尔,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9.3%,从而导致融资环境恶化。
同时,除了目前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增加意外,疫情还对年轻人(尤其是贫穷的年轻人)的未来收入造成了严重打击,因为2020年的疫情迫使他们失去了大部分学校教育时间。
总而言之,年轻人、未受过教育者、东北地区居民和黑人群体是疫情期间劳动收入损失最严重的群体。据统计,目前巴西35%的年轻人无法学习也没机会工作,而该项比例在2014年年底仅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