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评估显示,东非地区国家继今年年初遭遇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之后,短时间内将迎来新一轮蝗灾。
分析人士指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蝗灾将使粮食安全本就脆弱的东非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国际社会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合力应对蝗灾。
粮农组织说,3月下旬的大范围降雨使东非的蝗虫数量急剧增加,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当前形势极为令人担忧。这些蝗虫将于5月产卵,卵会在6月底至7月孵化,而此时正值收获季。蝗灾将使地区粮食安全和民众生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相比年初的蝗灾,最新一轮蝗灾发生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际。蝗灾与疫情叠加,加大了东非国家的应对难度,使得危机进一步加剧。
在南苏丹,多年内战和近两年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使该国农业基础本就脆弱,现在蝗灾和疫情又同时来袭,导致该国处境更加艰难。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南苏丹代表马修·霍林沃思说,应对疫情的出行限制影响了人们的收入,而疫情导致的进口受阻又会使粮食依赖进口的南苏丹粮价上涨,人们将更加难以承受。
疫情也对灭蝗工作造成影响。粮农组织东非抵御力小组责任人西里尔·费朗说,疫情影响全球空运,导致杀虫剂供应不足,这成为目前东非国家应对蝗灾的最大挑战。乌干达农业部长文森特·塞姆皮贾也说,该国订购的杀虫剂一直未能到货。
蝗灾反过来也影响疫情防控。肯尼亚农业专家贝亚特丽斯·马查里亚指出,蝗虫入侵威胁粮食安全,而如果没有食物,人们就难以待在家中保持社交距离。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积极采取行动,帮助东非国家应对蝗灾。肯尼亚农业部长彼得·穆尼亚说,该国得到了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支持,加强了地面和空中灭蝗喷洒作业。乌干达则收到了来自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以及保加利亚、中国等国的捐助。
分析人士指出,面对更大规模的新一轮蝗灾,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采取更加有效措施,避免蝗灾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