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近期中国留学生安全通报

中国
2020-04-18

一、概要

1. 关键词:新冠疫情

2. 使领馆提醒:

l  英美等多个驻外使领馆提醒未成年留学生报备信息(2020.4.7

l  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总领馆提醒关注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2020.4.7)

l  驻西班牙大使馆提醒留学生加强自我防护(2020.4.6)

l  驻西班牙大使馆解答留学生及家长关心问题(2020.4.5)

l  驻俄罗斯大使馆提醒遵守防疫规定(2020.4.5)

l  驻德国大使馆提醒留学生关注自身身体状况(2020.4.2)

l  驻美国大使馆提醒在美交流人员关注停留期延长政策(2020.4.2)

l  驻加拿大蒙特利尔总领馆提醒谨防疫情期间电信诈骗(2020.4.2)

l  驻荷兰大使馆提醒谨防电信诈骗(2020.4.2)

3. 平安留学提醒:

近期,全球新冠疫情仍呈扩散趋势,提醒海外留学生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加强自我防护,做好居家隔离,不要擅自外出,避免长途旅行,减少感染风险。

此外,有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在新冠疫情期间焦虑、恐慌等心理,发起新一轮电信诈骗。提醒海外留学生增强防诈骗意识,保持冷静,理性应对,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消息来源,接到可疑电话不轻信盲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转账汇款。

二、安全事件汇总

国家

时间

事件

事件类型

全球

4.2

142万名中国留学生尚在国外 36人确诊   健康包等已安排上

新冠疫情

英国等

4.7

多个驻外使领馆提醒未成年留学生报备信息

新冠疫情

澳大利亚

4.7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提醒关注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

签证政策

西班牙

4.6

累计5名中国留学生确诊 1人治愈

新冠疫情

西班牙

4.5

驻西班牙大使馆就留学生及家长关心问题进行答复

新冠疫情

俄罗斯

4.5

驻俄罗斯大使馆呼吁遵守防疫规定 避免长途旅行

新冠疫情

德国

4.2

5名确诊中国留学生核酸检测已转阴

新冠疫情

美国

4.2

美国务院允许部分在美参加交流访问项目人员延长停留期限

签证政策

加拿大

4.2

驻蒙特利尔总领馆提醒谨防疫情期间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

荷兰

4.2

驻荷兰大使馆提醒谨防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

三、事件详情及安全提醒

全球:142万名中国留学生尚在国外 36人确诊 健康包等已安排上

来源:央视新闻

4月2日上午,外交部、教育部、卫生健康委、民航局等部门负责人针对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问题,集中进行了回应。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据教育部门统计,海外留学人员总人数达160万,目前尚在国外的大约有142万人。这些留学人员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有41万人;加拿大大约有23万人;英国大约22万人;德国、法国共约11万人;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约28万人;日、韩共约18万人。

马朝旭称,中国驻外使领馆每天都在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形势发展,每天都在了解中国留学人员的需求和打算。从驻外使领馆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海外留学人员仍然选择留在当地。疾控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劝告也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应最大限度减少跨境流动。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表示,截至3月31日,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共有36名确诊。36位留学生都及时得到比较好的救治,已有11位治愈出院。

田学军称,从掌握的数字来看,海外留学人员群体感染数量和比例总体上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教育部和驻外使领馆建立了海外留学人员疫情检测和日报制度。一旦发现感染或者疑似病例,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

3月份全球疫情加速扩散后,一些海外留学生希望返回中国,但面临留一票难求的情况。

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表示,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民航局出台了“五个一”政策,大幅调减国际航班数量,但同时保留了与境外40个国家、61个城市之间的每周不超过134班的国际定期航班。

另一方面,民航局按照中央加强对境外中国公民关心关爱的总体要求,对一些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保障能力的城市,及时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安排临时航班协助海外公民回国。

吕尔学表示,3月4日-26日,民航共安排9架次临时航班,协助在伊朗、意大利的1466名中国公民回国,其中,执行伊朗临时航班6架次,运回旅客976人,以留学生为主。已执行意大利临时航班3架次,目前正在执行第4架次,将接回180名中国公民。2日已正式启动飞往英国的临时航班任务,预计接回约180名留学生。

目前,部分滞留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面临口罩脱销、洗手液限购、防疫药品买不到的问题。

马朝旭介绍,各使馆领馆通过各种渠道为留学人员发放“健康包”,源源不断向中国留学生调配50万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万个口罩、50万份消毒物品等物资。

 

英国、美国等:多个驻外使领馆提醒未成年留学生报备信息

来源:中国侨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等

在全球疫情愈发严峻的时候,为做好低龄留学生领事服务工作,已有多个驻外使领馆发布通知,建议当地未成年中国留学生进行信息报备。

使领馆提醒:

4月7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布通知,提醒在英处境困难、急需回国的未成年留学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使馆网页上的二维码登记个人信息。

3月31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布通知,提醒在新加坡的未成年中国留学人员尽快报备个人有关信息,报备方式为填写“在新加坡未成年留学人员信息报备表”或扫描二维码。填写前需征得监护人同意,或在监护人指导下填写。

3月25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及多个驻美总领馆发布通知,欢迎在领区内中小学就读、未满18周岁的中国籍学生登记信息,留学生可在使馆网站上填写并提交“驻美国使馆领区内未成年留学人员信息报备表”。

事实上,自疫情暴发以来,外交部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指示280多个驻外使领馆全面动员起来,同当地中国留学人员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澳大利亚:驻布里斯班总领馆提醒关注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

来源: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馆公众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持临时签证来澳人员的政策做出调整。对持学生签证来澳人员,澳政府建议其依靠家庭支持、兼职及个人积蓄维持在澳学习生活,并调整学生兼职工作时长及提取相关福利金的政策,以缓解留学生经济压力。

针对签证如何办理续签等事宜,学生签证持有者有关问题请参考澳内政部网站。

https://covid19.homeaffairs.gov.au/student-visa/australia

总领馆提醒:

4月7日,驻布里斯班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关注自己签证的有效期和停留期,请务必在签证到期前申请新的签证,避免出现因签证过期失效导致非法滞留的情况。

 

西班牙:累计5名中国留学生确诊 1人治愈

来源: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公众号

截至4月6日,驻西班牙使领馆累计收到5名旅西中国留学生报告确诊,其中4名轻症,1名已治愈出院。自3月中旬第一名旅西中国留学生确诊以来,使领馆就高度重视并与每位确诊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敦促西卫生部门高度关注,并协助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大使馆提醒:

旅西留学生请积极配合所在地相关防控举措,进一步加强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安排国际旅行,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与所在地医务部门联络,仔细说明情况并遵照医生指导进行处理。中国公民如有确诊,请及时联络使领馆领保电话,以便使领馆提供相关协助。

 

西班牙:驻西班牙大使馆就留学生及家长关心问题进行答复

来源: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公众号

△驻西班牙大使馆工作人员分装“健康包”

近期,西班牙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许多留学生及家长联络中国驻西使领馆咨询情况。使领馆高度重视在西留学生群体的健康安全和家长们的关切,4月5日,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答复如下,有关内容对所有旅西中国公民都有益处:

大使馆答疑:

一、留学生怀疑自身出现了疑似症状怎么办?

大家可通过各大公益医疗援助平台进行在线问诊和心理疏导,如“全球免费健康资讯平台”,“百度健康”,“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等,请在使馆微信里输入“健康”两个字。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请遵照当地就医程序尽快处理。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并做到三个清楚:第一,清楚地告知对方自己的基本信息,记录接线员工号,以便接续此后的沟通;第二,清楚地描述病况,不要遗漏任何可能的症状,以便对方准确判断;第三,清楚地了解后续待办事宜。医疗资源紧张时,对方可能会建议你等候通知。请追问需要等候多少时间,如时间不能确定,可询问是否能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如你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不要犹豫,戴上口罩,直接去医院问诊。如果确诊,请向中国驻西班牙使领馆报备。报备地址:https://wj.qq.com/s2/5735620/6cec/

二、留学生能购买到生活用品吗?

目前,西班牙食品和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大家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和超市线上平台进行采购。若需出行到实体店购买,请选择人流量较少的时间段,做好防护,戴好口罩,保持排队间距。有些超市采取限流措施,虽需在超市外等待较长时间,但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请在特殊时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点耐心。

三、如何购买必备药品?

药店均正常营业,如确有必要,可到附近药店购买非处方药品。如果某个药店没有相关药物,你可以请工作人员查询联网信息,明确附近哪个药店有,这样可以提高购药效率。购药时同样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及时洗手消毒。如需从国内寄送药品,请仔细查阅海关有关限制。

四、警戒期间无法上课,学业被耽误,怎么办?

目前,很多西班牙高校都推出了网络课堂帮助大家在线学习。如有些学科还未推出网络课堂,建议在学校网站下载相关学习资料,先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及时和老师邮件沟通。现在正是消化知识的好时候,切记不要浮躁。疫情之后学业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同学们“学习状态”。如果出现联系不到老师等情况,请及时向本校学联寻求帮助。

五、可以乘坐公交或出租吗?私家车能出行吗?

私家车出行仍只适用于以下情形:采购基本生活物资;前往药店购买药品;前往加油站加油;基础行业人员上班;前往照顾儿童或老人;回到经常居住地;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开车出行,每排座位只允许乘坐一名乘客,法令规定九座客车最多允许包括司机在内的三人同时出行。此外,你可以一个人搭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或前去照顾老人。

尽管西班牙政府较前开放了一些私家车的使用权限,但使领馆仍建议你,除极特殊情况,不要出行,不要两人或以上人数开车出行。

乘用公交车出行,乘客只可占用三分之一的座位,司机驾驶座后一排座位需空出,若司机座位处没有隔挡,乘客需从后门上车,公交车不允许现金买票。

六、现在想回国,长途旅行有风险吗?

全球疫情爆发,国内的父母担心子女在外安全问题并希望孩子尽快回到父母身边,这种心情我们很理解。留学生回国需考虑:首先,机舱和机场是高风险地方,十几个小时在封闭空间里交叉感染风险极高;其次,因疫情原因各国临时调整政策及航班信息,出现国外机场滞留风险增高;此外,按照国内现行政策,抵达国内后,需到指定地点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隔离期间费用需自理。使领馆的建议是:西班牙采取了严格的限行和居家防控措施,不移动是当前最大的安全保障。

七、希望中国政府派包机接子女回国。请问大使馆能提供什么帮助?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海外中国留学人员,为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积极采取行动。疫情发生之后,驻西使领馆同当地中国留学人员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大家的困难和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使领馆已调动各方资源向留学人员发放物资,已有两批口罩分发到同学手中。国内配发的“健康包”也在运往西班牙的路上。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每位中国公民都在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为最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国内疫情仍有反弹风险,境外疫情的蔓延又给我国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疾控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劝告,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应最大限度减少跨境流动。

使领馆注意到,目前还有一些留学人员在当地面临各种困难,需要返回国内。近期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已表示,对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的城市,将视情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及时开通临时航班和包机。使馆将根据国内指令,尽一切可能维护每位留学生和侨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八、在疫情期间学生居留到期如何申请更换?

留学生居留延期可通过网上递交申请,但需要有电子证书。移民局网上续居留地址:

https://sede.administracionespublicas.gob.es/pagina/index/directorio/renovacion_telematica_extranjeria 。

在疫情期间,更换居留如需补充材料,可在收到补材料信件十天内提交,也可在正常恢复办公以后十天内提交。如没有电子证书,无法续办居留,不用担心。警戒期间居留过期均不做任何处理,居留的更换将会按照警戒的时间自动往后延续。

九、合租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怎么应对?

留学生多与他人合租并共用公共设施。在此期间,请大家与舍友做好公共区域的消毒,协商好公共设备的使用顺序,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如自己或舍友有疑似症状,请先自行在房间隔离,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尽快就医并向使领馆报备。请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共渡难关。

十、面对疫情,出现失眠、焦虑怎么办?

首先,要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了解,熟知它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发病特征等。只有了解它,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有紧张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忧,要学会合理的自我疏导。建议适当选取信息内容,不必过分沉浸在紧张的气氛中。建议大家多读一些有趣的书籍,或者预习功课。目前,有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推出了免费的网课和兴趣课,大家可以尝试。

第三,适当在家运动。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提高身心的愉悦感,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疏导压力。

第四,与家人经常沟通。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要相信自己是独立和有能力面对的。不要恐慌,及时给家人报平安。也请各位家长多给孩子鼓励,一味的担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加重子女的心理负担。

第五,参与到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务中,主动调节情绪。例如帮助转发正能量文章,帮助完善捐赠事宜等,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积极的事情。这对增加自信并保持乐观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俄罗斯:驻俄罗斯大使馆呼吁遵守防疫规定 避免长途旅行

来源: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

近日,大批在俄中国公民通过莫斯科-远东-绥芬河口岸回国,其中10余人入境后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大使馆提醒:

4月5日,中国驻俄使馆再次提醒并呼吁在俄中国公民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加强自我防护,做好居家隔离,不要擅自外出,避免长途旅行,减少感染风险。

使馆高度重视广大在俄留学生、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多方努力从国内相关部门订购口罩等防疫物资。待上述物资运抵莫斯科后,使馆将在第一时间向有关人员发放。

 

德国:5名确诊中国留学生核酸检测已转阴

来源: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在直播连线中确认5名留学生治愈情况

3月20日,驻德国法兰克福总领馆领区某语言学校5名中国籍学生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一事引起广泛关注。经过两周时间隔离观察,5名确诊的中国籍学生最新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已全部转为阴性。

总领馆提醒:

4月2日,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疫情期间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切实采取防护措施,如确诊感染请向总领馆报告,领馆将积极提供协助。

 

美国:美国务院允许部分在美参加交流访问项目人员延长停留期限

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4月2日,美国国务院向相关机构发布通告,因受疫情影响,允许正在美国参加交流访问项目的部分人员延长在美停留期限,以便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安排回国行程。具体如下:

一、项目终止时间在2020年4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的交流访问人员(例如互惠生、实习生、见习生、学者、专家等),其结项时间可延长2个月。

二、对于2020年3月已结项、但因航班等个人不可控原因仍滞留美国的人员,接收院校或机构如在4月15日前递交项目和人员相关信息,系统可恢复项目活跃状态,结项时间可延长至5月31日。项目延期后,接收院校或机构应为交流访问学者重新打印DS-2019表格。

三、对结项时间为6月或7月的学术交流人员(教师或学生)和外国医师,暂不予延长。国务院将继续关注情况发展,并视情发布后续信息。

大使馆提醒:

相关人员如需延长留美期限,请尽快联系所在机构相关部门要求延长结项时间。

 

加拿大:驻蒙特利尔总领馆提醒谨防疫情期间电信诈骗

来源: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

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在新冠疫情期间焦虑、恐慌等心理,发起新一轮电信诈骗。据了解,主要诈骗手段有:  

一、匿名混入有关微信群或在朋友圈散发虚假信息,以协助购买口罩、病毒检测、高汇率换汇、抢购包机机票等名义实施诈骗。  

二、冒充大使馆、总领馆、国内公安部门等官方机构,或UPS、DHL等快递公司、银行等,告知当事人“有重要文件未领取”、“护照/信用卡被盗用”、“涉嫌XX犯罪案件”、“需要配合调查”等,要求接听人提供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提出汇款要求等。  

诈骗团伙可能利用技术手段将呼出电话号码伪装成驻加使领馆值班电话或相关机构号码,具有很强迷惑性和欺骗性。已有不少侨胞和留学生上当,有些甚至造成重大钱财损失和精神伤害。  

总领馆提醒:

4月2日和6日,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提醒领区内中国公民增强防诈骗意识,保持冷静,理性应对,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消息来源。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电话形式告知海外中国公民在中国涉案情况或领取包裹、文件,不会转接“国际刑警中心”或国内公检法机关电话,不会索要个人信息或银行账户信息,不曾也不会委托任何个人,以微信群、朋友圈等非正式形式,组织类似包机“报名”或“抢票”,更不会要求您微信转款。

如遇此类行为,请不轻信盲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转账汇款。如不慎上当受骗,请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如有款项通过我国内银行卡转账取现,可拨打国内户籍所在地110报警电话,或通过110转接、查询当地反诈中心报警电话。如不慎透露个人信息,可向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报案,要求其保护财产安全。如出现陌生人电话告知类似“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牵涉司法案件”等时要冷静,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作处理,切勿通过来电人转接或相信由来电人提供的电话号码“核实”的信息。 

 

荷兰:驻荷兰大使馆提醒谨防电信诈骗

来源:中国驻荷兰大使馆

近日,电信诈骗在荷兰出现死灰复燃趋势。多名在荷中国公民,尤其是在荷留学生向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反映,称接到来自“使馆”或“领事馆”的语音电话(来电号码多以+31-70-306开头,很可能是虚拟号码,无法回拨;亦有电话伪装成使馆传真号+31-70-3551651等号码),语音提示“有一份加急公函未领取”或“近期申办的证件已办好”或“近期在机场买卖物品需提供个人信息”或“近期有未办事宜”或“居留卡即将失效”等,并提示当事人按9等数字键“转接人工服务”。“转接人工服务”后,“使馆”或“领事馆”可能会向当事人索要个人信息,或告知当事人“有多张银行卡被海关查获”、“涉嫌违法被立案侦查”等,有些电话甚至为当事人转接“国内公安部门”,亦有不少电话询问姓名等信息后自动挂断。

从各位当事人向使馆反映的情况看,在荷中国公民已针对电信诈骗树立起较强防范意识,多数当事人能够快速识破诈骗者意图,接到可疑语音提示后直接挂断电话,或与“使馆”、“领事馆”沟通后感到疑点重重并主动向使馆核实情况。

大使馆提醒:

4月2日,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再次郑重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务必提高防范意识,切勿上当受骗:

1. 使馆一般不会电话通知当事人有文件或包裹需领取,收到此类消息后务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

2. 使馆电话是直拨电话,不会语音提示当事人按键转接人工服务。

3. 使馆不会通过电话向当事人索取个人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隐私信息,即便紧急情况下使领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也不会谈及银行账户、转账等事宜。

4. 疫情期间,使馆实施领事证件预约办理,且办理时间调整为每周五的上午9点至12点。所有有紧急需要的办证人均须拨打使馆领事证件咨询电话+31-70-3065091进行预约办理,无其他办理渠道。

5. 诈骗分子诡计多端,完全有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话号码伪装成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国内行政、司法部门号码。因此,有关电信诈骗的诈骗手段及来电号码绝不会仅限于上文所述。各式各样的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在荷中国公民时刻不能放松警惕。

6. 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建议不予置理,或挂断电话后拨打使馆官网提供的电话核实。如不幸被骗,请即向当地警方及国内公安机关报警。

同类型推荐更多
同地区查看更多

中国安全服务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