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概要
1. 本周关键词:诈骗、法律法规
2. 使领馆提醒:
l 驻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提醒防范新一轮电信诈骗(2019.9.3)
l 驻爱尔兰大使馆发布开学季安全防范提醒(2019.9.4)
l 驻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提醒留学生提高安全意识(2019.9.4)
l 驻美国大使馆发布致留学生公开信(2019.9.3)
3. 刺猬安全提醒:
近期,美国、爱尔兰等国发生多起留学生租房被骗事件,开学季来临,提醒留学生找房时提高警惕,谨慎选择,租房时仔细阅读合同,避免后续纠纷。
二、安全事件汇总
时间 | 事件 | 事件类型 | 风险等级 | |
欧洲 | ||||
爱尔兰 | 9.4 | 大使馆发布开学季安全防范提醒 | 社会治安、法律法规等 | ★★★ |
俄罗斯 | 9.4 | 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提醒留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 社会治安、法律法规等 | ★★★ |
英国 | 9.3 | 中国留学生带仿真枪进校园并发表威胁言论被判入狱8个月 | 法律法规 | |
北美洲 | ||||
美国 | 9.3 | 大使馆发布致留学生公开信 | 社会治安、法律法规等 | ★★★ |
美国 | 9.4 | 中国留学生出租房屋被骗2000美元 | 诈骗 | |
大洋洲 | ||||
新西兰 | 9.3 | 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提醒防范新一轮电信诈骗 | 电信诈骗 | ★★★ |
三、事件详情及安全提醒
1. 英国:中国留学生带仿真枪进校园并发表威胁言论被判入狱8个月
△涉案学生熊某和其所携带的仿真枪
9月3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中国留学生熊某因藏有仿制枪支并蓄意引发暴力恐慌,被埃克塞特刑事法庭判处8个月监禁。此外,他已被所在学校开除,并失去前往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6月19日,熊某携带一把黑色仿真枪进入校园,声称枪里有12颗子弹,威胁如果他的一份学术报告没有通过,就会开枪,引发校园大面积骚乱。但其被捕后辩解称只是在开玩笑。
刺猬安全提醒:
1、不要携带枪支等违禁物品进入校园,即使是仿制品道具,被学校工作人员看到,就会马上封闭全校,使你因扰乱校园秩序被记过甚至开除。
2、不要发表威胁、暴力、恐怖主义言论,随便“开玩笑”很可能使你担上刑事犯罪风险。
9月4日,美国《世界日报》消息,美国纽约曼哈顿下东城日前发生一起中国留学生出租房屋被骗案件。该留学生在广告分类网站发布了一条短租自己出租房的信息后,一人与她取得了联系并承诺交3000美元押金,但随后却发出了一张5000美元的支票,而后告知该学生“误发”,要求退回多给的2000美元。但其实受害人收到的5000美元支票是假的,骗子是在利用银行受理的空档期作案。
此外,近期还出现一类新型租房骗局:假房东会承诺一手交钥匙一手交定金、约租客在住宅楼一层见面,而后则以现在屋内仍有人居住且不喜人打扰为由,拒绝受害者看房,并把早准备好的假钥匙交给受害者。
刺猬安全提醒:
1、出租房屋时要警惕对房子的条件以及周边小区环境等漠不关心的求租者。
2、租房时寻找信誉良好的房屋中介公司或直接到公寓楼的租赁办公室询问。
3、对要求使用西联汇款或礼品卡支付及其他非常规付款方式的房东及租客保持警惕。
3. 新西兰: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提醒防范新一轮电信诈骗
近期,陆续有华人华侨向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反映,他们的个人手机接到数通不明来电,疑似不法分子实施的又一轮电信诈骗攻击。
经了解,此轮电信诈骗除称接电人涉经济案件要求接电人通过转账付款协助调查、冒充中国使领馆通知接电人领取文件的“老梗”外,还呈现以下几种形式:
l 来电为中文语音电话,自称“移民局”,通知接电人“有一份紧急文件待取……”。
l 来电为英文语音电话,自称“DHL快递公司”,通知接电人“有一个包裹,两次投递无效,请与DHL公司联系……”。
l 来电号码系非常规号码,电话接通后无应答,回拨被告“电话号码无效”。
总领馆提醒:
9月3日,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领区内中国公民,务必提高防范各类电信诈骗的意识。
1、使领馆不会以语音电话形式与个人联系,不会参与来电中所谓的“移民局”对中国公民展开的案件审查及逮捕等活动。
2、不要盲目轻信,不要在电话中或网络上向任何陌生人提供个人身份及银行信息。
3、接到诈骗电话,立即切断与不法分子的联系,及时与亲人朋友沟通。
4、如不幸被骗,发生经济损失,请及时向新西兰警方报案。如涉案钱款系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银行卡转账取现,受害人向当地报案后,还应向国内相关部门报案,可直接拨打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110报警电话,介绍案情并提供涉案银行账号,或通过110报警电话转接,查询当地反诈骗中心的报警电话,然后提供涉案银行卡账号。公安机关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止付冻结,力争追赃挽损。如钱款通过香港地区银行或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转出,建议同时向有关银行或网络平台报案。
近日,驻爱尔兰大使馆陆续接到多起留学生求助,涉及租房被骗、电话电信诈骗等问题。为帮助新生们安全顺利开启留学生活,9月4日,驻爱尔兰大使馆提醒留学生以下注意事项:
大使馆提醒:
1、妥善保管各类证件。
应注意检查入境和入学必备证件是否带齐,并妥善保管。入境时应按要求提供必要材料供查验,切不可提供虚假材料。不要随身携带过多现金,应备好信用卡。爱尔兰目前暂不支持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可在抵达后在本地办理欧元卡或在国内提前办好能够用于国际支付的信用卡。
2、找房租房需谨慎。
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校内宿舍、寄宿家庭或校外租房等方式。在网络上寻找租房信息应注意核实信息来源是否真实,仔细阅读租房合同,避免租房费用被骗及后续纠纷。
3、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应注意与同学和导师等保持积极良好的关系,遇到纠纷应理性沟通,遇到误解心平气和予以解释,避免产生冲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或困难多与家人沟通联系、与朋友分享,保持心理健康。
4、防范意识不可缺。
应有安全意识和必要防范意识,谨记当地警局报警电话和道路交通救援等求助号码及本地亲友的联系方式,尽量不在夜间独自出行或走偏僻路段,外出应锁好门窗并保管好证件和财物,特别注意在商业区或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处防范护照及财物被盗。
5、警惕电信诈骗。
凡接到自称中国驻外使领馆、快递公司、国内相关部门等电话声称有重要文件或包裹待领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转接、核实情况进而要求汇款等,不要惊慌,应立即挂断并联系驻爱使领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中心12308热线核实情况。
新学年伊始,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提醒广大留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异国他乡确保自身安全。
总领馆提醒:
1、妥善保管各类证件。
妥善保管护照等身份证件,及时办理落地签等手续,妥善保管学生证、落地签和移民卡,并留好复印件。注意自己护照和签证的有效期,预留充足时间办理延期等手续。
2、谨防电信诈骗和黑市换汇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利用网络电话假冒我驻外使领馆或国内相关部门电话号码,不要轻信任何索取银行卡或账户信息、要求转账或汇款的电话及邮件,切勿透露个人重要信息。请到正规银行进行换汇,切勿贪图“优惠汇率”而轻信网络或个人换汇,以免上当受骗。
3、及时到使领馆注册建档。
凡在俄正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进修、学术访问、攻读本科以上学位并在俄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中国公民,均应在中国驻俄使领馆办理注册手续,建立留学管理档案。注册手续应在正式入学后3个月内办理。未办理注册手续的人员,毕业时将无法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有关手续。
正值新学年来临之际,9月3日,驻美国大使馆发布致在美留学生公开信,祝愿大家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
大使馆提醒:
1、加强自我安全意识,尽快知晓在美生活的安全常识,熟悉社区环境,确保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出行安全。
2、当前针对在美华人的电信诈骗猖獗,要注意防范。
3、尽快熟悉美国及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校纪规章,强化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4、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不要忘了强健体魄,形成有益身心的作息规律。
5、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遇到的困难,善于疏导、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如有必要,及时向专业机构和人士寻医就诊。
6、严谨治学,与导师和同学们保持密切沟通,积极融入当地校园文化氛围。
7、严格遵守学校学术纪律和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增强理性判断是非的能力,坚决不做违法之事,不上居心叵测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