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概要
1. 本周关键词:抢劫、违法代购、电信诈骗
2. 使领馆提醒:
l 驻美国纽约总领馆提醒勤工俭学需谨慎(2019.7.20)
l 驻美国纽约总领馆提醒莫因大意致“失联”(2019.7.16)
l 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提醒留学新生注意防范电信诈骗(2019.7.22)
3. 刺猬安全提醒:
近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发生多起留学生遭抢劫事件,当地留学生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出门尽量结伴而行。美东地区又一留学生因“代购”被捕,中领馆发文提醒留学生合法勤工俭学。
二、安全事件汇总
时间 | 事件 | 事件类型 | 风险等级 | |
北美洲 | ||||
美国 | 7.20 | 又一留学生因“代购”惹麻烦 中领馆提醒勤工俭学需谨慎 | 法律法规 | ★★★★ |
美国 | 7.16 | 留学生“失联”案频发 中领馆提醒莫因大意致“失联” | 失踪 | ★★★ |
美国 | 7.18 | 章莹颖案凶手获判终身监禁 受害者遗体下落仍未明 | 绑架谋杀 | |
7.15 | 圣荷西州立大学一中国留学生遭抢劫受伤 | 抢劫 | ★★★ | |
美国 | 7.8 | 中国学生在美国参加暑期实习项目时溺亡 | 意外事故 | |
大洋洲 | ||||
澳大利亚 | 7.22 | 电信诈骗案多发 中使馆提醒新来澳留学生加强防范 | 电信诈骗 | ★★★★ |
澳大利亚 | 7.17 | 线上约换汇 见面被抢劫 悉尼多名中国留学生遇袭 | 抢劫 | ★★★ |
亚洲 | ||||
日本 | 7.19 | 东京一中国留学生因性格不合刺死同胞室友 | 心理健康 |
三、事件详情及安全提醒
1. 美国:章莹颖案凶手获判终身监禁 受害者遗体下落仍未明
央视新闻消息,7月1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中区联邦法院正式宣布:2017年6月谋杀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凶手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且永不得保释。获知这一消息,凶手面露微笑。章莹颖父亲在判决后回应称:不赞同但接受判决结果,同时请求克里斯滕森能告知女儿遗体的下落,以便家人把她带回中国。
2. 澳大利亚:线上约换汇 见面被抢劫 悉尼多名中国留学生遇袭
△新南威尔士州警方公布的两名嫌犯照片
海外网消息,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多名中国留学生在进行私下换汇活动时遭遇抢劫,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最新一起案件发生在7月17日,当时,两名受害者在网上看到有关优惠换汇的信息后,添加了犯罪嫌疑人的微信与其约定进行现金交易,见面后却遭对方持刀抢劫。
新南威尔士州警方经过调查比对,认为这多起案件很有可能是同一团伙所为,该团伙由至少5名华人男子组成(2人抢劫,3人放风接应),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下手。
刺猬安全提醒:
1、增强法律意识,私下换汇是违法行为,务必选择银行等正规渠道换取外汇。
2、提高防诈骗意识,勿贪小便宜、轻信陌生人在网络上发布的优惠换汇信息,以免落入诈骗陷阱。
3、若不幸受骗,立即向当地警察局报案,必要时可与中国驻澳使领馆取得联系以寻求帮助。
△圣荷西州警方公布的两名嫌犯照片
中新网消息,7月15日,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前往校停车楼取车时,被两名男子尾随,背包和鞋子被抢走,身体受轻伤。
刺猬安全提醒:
1、走路多注意周围环境,保持警惕,不要只顾看手机。
2、衣着朴素,切忌露富,外出勿携带太多现金和贵重物品。
3、尽量结伴出行。如无人陪伴,可以拨打学校的护送电话,由训练有素的学生助理或警察护送到目的地。
4、牢记学校的校警配备及医疗站的具体位置。如果在校园内遇到险情,拨打校内警局电话会比911报警电话出警更快。
△日本tbs电视台报道截图
中新网消息,7月19日晚,日本东京都足立区西新井荣町的一栋公寓楼内,中国留学生刘某挥刀刺死同为中国留学生的室友,供述称与受害者性格不合,相处中一直存在矛盾。
刺猬安全提醒:
1、留学生在外期间要注意心理健康,学会调整心态,合理控制情绪。
2、与人出现激烈矛盾时,应设法脱离现场去稳定情绪,规避可能发生的激情犯罪风险。
3、谨慎选择合租室友,如发现对方有不良倾向或与对方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应尽早远离、另择住处。
△出事学生金某和阿拉斯加州警方调查报告
钱江晚报,7月8日晚,绍兴某外国语学院学生金某,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斯特灵市参加暑期赴美实习项目时,因在未佩戴任何救生设备的情况下在开放水域向同伴学习游泳,突遇激流被卷至深水区不幸溺亡。当地警方调查后,将事件定性为意外事故。
刺猬安全提醒:
1、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能力,谨慎选择涉水项目。
2、只在有救生人员的指定水域活动,避免在清晨、夜晚下海。
3、提前了解所在地气象、水文状况,切勿在恶劣水文条件下冒险从事水上活动。
6. 美国:又一留学生因“代购”惹麻烦 中领馆提醒勤工俭学需谨慎
近日,美东地区又发生一起留学生因“代购”惹上麻烦的案件。小张来美国留学,学习的同时想找个兼职缓解一下财务状况。小张在网上某APP看到不少“代购”广告。帮人跑腿刷卡买东西就会有报酬!小张决定试一试。谁知当他拿着对方提供的“购物卡”第一次刷卡“代购”时,就因该卡系伪造被商家发现报警。小张随后被逮捕,下一步将出庭面临多项指控。留学之路刚刚开启即麻烦缠身,令人惋惜。
实际上,近年来留学生因“代购”被逮捕的案件时有发生。“代购”人员往往通过盗取公民身份信息,伪造他人的信用卡或购物卡,再以“商家限购”、“每人只能购买一次”等为由,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招募兼职人员代为刷卡购物(通常都是购买价格高昂的奢侈品),许诺事后付给一定佣金。如客户一旦购物过程中“出事”,代购人员便“人间蒸发”,很难追查。参与“代购”的人中,有的缺乏法律常识和防范意识,以为帮人代买东西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有关行为已经触犯法律;也有的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万一不幸被抓,自称不了解法律规定就可全身而退。切记,刷别人的卡购物消费,无论是何理由都是违法。小张被捕后懊悔不已,“早知道刷别人的卡违法,说什么也不会冒险去干啊!”
此外,美国对于留学生在美兼职打工有严格规定,留学生在选择勤工俭学前务必要了解相关限制,以免因违规兼职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外国公民一旦在美触犯法律,轻则留下个人不良记录,影响在美学习、工作和生活,重则将面临遣返、判刑入狱等严重后果。
总领馆提醒:
新学期即将开始,留学生又将踏上新的求学征程。7月20日,驻纽约总领馆提醒大家,切实提高法律意识,勤工俭学务必通过正规途径,确保合法合规,不沾染“代购”,避免因小失大!
7. 澳大利亚:电信诈骗案多发 中使馆提醒新来澳留学生加强防范
近期以来,在澳陆续发生了多起中国公民及留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事件,7月22日,驻澳使馆提醒新来澳的留学生切实增强防范意识,高度警惕电信诈骗。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为:
不法分子通常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人员、国内公检法人员等,以受害人涉嫌偷渡、洗钱、诈骗等重大案件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指定帐户汇入“保证金”、“优先调查金”等,或索要护照号码、电话号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骗取钱财。不法分子甚至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显示伪装成使领馆对外公布的电话,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个别受害人上当受骗,蒙受财产损失。
大使馆提醒:
1、中国驻澳使领馆不会通过人工电话或电话录音等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件过期需延期或补办、包裹需领取,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个人提供银行账户、转帐服务或回拨电话以进一步联系等,更不会通过电话谈及涉及刑事案件调查、冻结银行信息、涉嫌洗钱犯罪等内容。
2、电信诈骗不只是冒充中国使领馆和国内公安机关的“中文定制”式诈骗,也要警惕“英语”电信诈骗,“英语”诈骗和“中文”诈骗套路基本一致。
3、如若接到显示为使领馆的电话,或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务必保持头脑冷静,不要轻信,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信用卡信息,更不要转账汇款。建议挂断电话,并按领区拨打中国驻澳使领馆领事保护电话、国内公检法机关等官方网站提供的联系电话,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进一步核实。
4、如不幸上当受骗,请及时向澳大利亚当地警方报案。如受骗款项系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银行卡转账取现,受害人向澳大利亚当地警方报案后,可直接拨打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110报警电话报案,或者通过110报警电话转接、查询当地反诈骗中心报警电话后报案。
8. 美国:留学生“失联”案频发 中领馆提醒莫因大意致“失联”
近期,因与海外亲友“失联”而向总领馆求助寻人的事件频频发生。根据事件前因后果综合分析,造成国内家属与海外亲友“失联”的主要原因竟是各种各样看似平常的“小意外”,如没WIFI、忘充电、丢手机等等。
例如,纽约某高校留学生王某因外出跟朋友聚会,告知国内父母晚上十点返回公寓后再联系。结果父母等到12点多还迟迟不见王某回话,发微信不回,打电话也关机,情急之下报警求助。原来,王某聚会时遇到手机没电,加上喝点小酒,回家后倒头便睡也忘了给手机充电,直到第二天早上充电开机后才发现父母因联系不上自己已经报警。
这些寻人案件中,虽然当事人均安全无虞,但却让国内家人承受了不必要的煎熬。亲情无价,不应让没WIFI、忘充电、丢手机这样的“生活小插曲”让家人为身在海外的亲人担惊受怕。离得再远也要时刻记着亲人对自己的牵挂;事情再忙也不能忘记向家人报一声平安。
总领馆提醒:
1、常与国内家人保持联系,常报平安。
2、遭遇丢手机、无网络信号等意外事故时,应想办法通过其他渠道按照与家人约定的频率或时间及时向家人报平安。
3、提前告知家人自己出国行程、在当地的电话号码以及通过相关人员与自己紧急联系的方式,确保遇紧急情况可及时找到自己。
4、提前了解拟前往地区的治安安全形势,做好必要防范,遇到紧急情况应报警求助。美国报警电话911(可要求中文服务)。